别让多晶硅收储小作文反复收割市场 |反内卷系列评论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5-11-13 11:53:49

  

别让多晶硅收储小作文反复收割市场 |反内卷系列评论

  近日,有消息称某多晶硅上市公司董秘在会议中说,“硅料收储平台黄了。”11月12日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紧急辟谣,称“当下,协会和行业内各企业正一道努力,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望请各位注意甄别,慎重决策”。

  过去一年时间里,这样的剧情在多晶硅领域反复上演——收储方案定了!收储方案又定了!收储方案黄了!“小作文”反复横跳,也把市场的心牵动得七上八下。有投资人开玩笑说,虽然收储方案没有落地,但一篇篇小作文已经让部分市场主体赚得盆满钵满。

  首先,由于多晶硅收储方案可能对市场格局和产能带来巨大改变,其本身就潜藏着对市场的极大影响。在多晶硅正经历技术迭代的关键时期,收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是需要谨慎衡量的。

  退一步讲,即使综合评估后,认为收储对行业利大于弊,方案获得批准,整个过程也应该是极度审慎的。

  但反观从5月至今的多晶硅收储进程,尽管方案并未最终落地,但相关上市公司人士多次在公开场合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以各种方式提及硅料收储,行业的小作文也此起彼伏,让整个进程始终处于一种反复被炒作,但信息极度混乱的情况中。

  毫无疑问,如此庞大的收储方案,每一个进程都必然会引起相关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从5月至今,多晶硅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上涨,相关上市公司价格也走出低位。

  这看起来好像是“反内卷”见效了,但这种回升是不是真实市场供需的反应?下游是否真的会为涨价买单?反复炒作的小作文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利益相关方不当得利?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

  多晶硅收储方案对行业是一次极具风险的尝试,其效果也将对其他行业“反内卷”提供参考。正因如此,相关方要拿出更谨慎和严肃的态度,严格地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框架内推进方案,不要让多晶硅收储,变成对市场的收割。